西藏紧盯"四风"关键环节 以小见严深挖作风顽疾
【资料图】
“食堂包间接待的对象是哪些?接待的标准是多少?公务接待有没有记录?”近日,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对被监督单位进行驻点调研,重点了解其是否存在“舌尖上的腐败”问题。
为严格执行和规范公务接待有关要求,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制定印发《关于对公务接待情况进行备案的工作制度》。目前,4家被监督单位共报备公务接待23次。“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看似小事小节,但潜藏着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必须把严的基调贯穿纠治‘四风’全过程,传导到每名党员干部,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是规范党员个人作风的‘良方’。”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刚晋美说。
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切入口,对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吃公函等易发多发问题持续盯、严肃查,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2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通报曝光5起5人。
日喀则市某公司原总经理旺某某违规发放补助48万余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拉萨市城关区某局罗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接受、索要管理和服务对象礼金,多次长期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帮助管理和服务对象规避检查,最终受到开除党籍、降级处分,调离工作岗位……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把严的措施落实到监督检查、信访举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追责问责、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各方面,强化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地域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从“小切口”入手纠治突出问题,聚焦违规发放津补贴、办公用房面积超标、以培训之名组织参加公款旅游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推动财政、住建、政府国资委、税务等相关单位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压实监管责任,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扎实有序开展整治;监督规范驻外办事机构清理整合和改革工作,正在推进清理规范7家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外办事处、38个区直部门驻外办事处、39家地(市)及所辖县(区、市)驻外省(区、市)办事机构和20家驻拉萨或自治区其他地(市)办事机构。
同时,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以推动深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为抓手,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纠治,特别是对重要工作推进不力、重大事故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查严治,成立工作专班对相关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做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
- 西藏紧盯"四风"关键环节 以小见严深挖作风顽疾
- 海力风电(301155):8月24日北向资金减持1.86万股
- 苹果手机的iforgot在哪里(苹果iforgot怎么用)
- V观财报|吉利汽车中期业绩:总销量增长13%,领克、极氪双双亏损
- 太原市首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30%下调至20%
- 今起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海,A股多家公司回应
- 太辰光:公司重视对高新产品与技术的研发,持续推进持续推进高性价比有源产品及其配套器件的研发进度
- 华光新材:上半年净利润3234万元增长225% 拓展电子、新能源汽车赛道
- iPhone 15系列配色曝光:数据线也是配套颜色
- 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向发力
- 云内动力:8月23日融券卖出金额2.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
- 《潜行者2》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 不再跳票?
- 中青报调查:高铁遇孩童吵闹,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可友善提醒
- 美银交易部门扬眉吐气 管理层恩威并举成果令对手动容
- 班风(关于班风的基本详情介绍)
- 红星调查|租车行业“潜规则”:为啥租到的车总是“非营运”?
- 课本未讲到的二战真相:美国为何是日本侵华的“最大帮凶”?
- 赶超BBA的国产车,艾瑞泽8让你花小钱办大事
- 百香果蜂蜜水的做法与功效(百香果蜂蜜水的做法)
- 山西路桥:上半年净利增4.16%至2.47亿元
- 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今年以来同比下降16%
- 凤凰传媒 (601928):8月23日该股突破长期盘整
- 创业板半日跌1.16% 水产养殖逆市拉升
- 初秋火锅搭配新宠!体验真正解腻的香飘飘CC柠檬液,火锅更好吃!
- 常青科技8月23日快速反弹
- 宝宝起名字免费大全女儿
- 张江·兰白服务企业直通车生物医药专场成功举办
- 8月22日基金净值: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A最新净值1.535,涨0.39%
- 8月22日双酚A产业链情报
- 全球贸易“压力测试”开启 各国谁能胜出?